『國際西藏郵報2012年3月3日達蘭薩拉報導』布魯塞爾: 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, 一項重要議題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上進行討論, 中共當局在這項議題上保持緘默數十年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1年開始發展核武器計劃後, 在與莫斯科進行秘密協議下,以西藏的鈾礦交換了蘇聯的援助。 雖然在1960年代結束這項合作協議,中國卻取得了飛速的進步, 並且於1964年10月在東土耳其斯坦試爆了自製的第一顆代號《 596》的核彈。從1964年至1996年,這46年間經證實, 中共在東土耳其斯坦的羅布泊,進行了包括核子彈、 中子彈和原子彈在內的22次地下核爆測試。烏魯木齊、吐魯番、 哈密和庫爾勒這些距離維吾爾人口居住地320公里外的地方建立試 爆場進行核爆測試。在羅布泊進行核爆的32年間, 據信有20萬人死亡,至少1.5萬人受到放射性物質的影響。 曝露在東土耳其斯坦空氣中的鈽, 總估計較於車諾比輻射外洩的指數高達600萬倍之多, 影響百萬人的生計。
歐洲議會數名議員,拉斯洛·托克斯先生、克莉絲蒂娜. 歐尤蘭德女士和維陶塔斯.藍茨伯基斯先生等, 並且在世界維吾爾大會、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(UNPO) 和比利時維吾爾協會協辦下,共同發起「596試爆50年後. 中國在東土耳其斯坦核試爆所造成的衝擊」會議。
這場意義非凡的會議,由安德.史旺(UNPO專案經理) 擔綱主持人,與談人包括恩維爾.托乎提博士( 維吾爾族醫生和獨立研究員),文森特先生(國際聲援西藏運動), 德容安托瓦內特先生(記者和作家),馬丁史酷德先生( UNPO專案協調員),漢諾史切勒先生(受威脅人民協會),瓊- 瑪麗.洛吉(歐盟國際人權聯合會聯絡主任)和多米尼克拉蘭先生( 限核武聯盟及為法國武器專家)。
來自愛沙尼亞的歐洲議會議員克莉絲蒂娜.歐尤蘭德女士說, 在東土耳其斯坦羅布泊進行的核試爆應比我們所知的更為多次, 所以應該是在歐洲議會提出這項問題的時候了。
恩維爾.托乎提博士在東土耳其斯坦烏魯木齊擔任癌病外科醫生; 秘密且有系統地記錄許多癌症病例的詳細情況後, 驚恐發現維吾爾患者高比例的罹癌人口。1997年, 托乎提博士向一支西方採訪團隊洩露有關他的研究, 並且在1998年製作一支有關核爆試驗的紀錄片《死在絲綢之路》 ;這支紀錄片在超過80個電視頻道,包括日本、英國播放。因此, 托提博士被迫離開東土耳其斯坦, 1999年在英國被授予難民身份。
托乎提博士:「過去,我是東土耳其斯坦的抗議活動領導人, 中共叫我是頂尖的恐怖分子。近30年前的時間裡, 沒有人因為示威被捕,或是學生們參加抗議活動後被踢出大學的。 胡錦濤的接班人習近平最近到美國訪問時曾提起, 中國的人權已經改善了很多。 但現實情況卻跟他說的有相當大的差異。 2009年7月5日烏魯木齊的大規模抗議後,數千人被打死, 許多人迄今仍下落不明。」
托提博士指出,東土耳其斯坦的核試驗已經影響到以百萬計的人民, 而一個獨立的調查是受害者最需要的賠償;「 維吾爾人持續生活在恐懼之中, 我們必好好來想想核爆對受害者和環境的影響。今天, 我們要為這些受害者發聲。」
「現在的羅布泊是一個旅遊景點,中國說這裡並沒有任何問題, 然而人力成本卻是非常龐大的。我曾在烏魯木齊醫院擔任醫生, 私下默默地進行研究;2008年,醫院擴建兩棟新的大樓, 成為全中國最大的腫瘤醫院。1997年, 河南省腫瘤醫院有500張病床,新疆也有500床。 在2008年,河南仍然只有500張病床, 但新疆己高達2000床。許多國家付出大量的金錢, 在東土耳其斯坦傾倒核廢料; 在新疆傾倒核廢料的行動應該立即停止,並且受害者應該得到賠償。 」
布魯塞爾國際西藏運動辦公室的文森特先生解釋說, 核試爆同樣發生在西藏,並且西藏高原上的生態受到嚴重的影響。「 1993年,國際西藏運動發表《核子西藏》這份報告。 中國科學院負責在1970年代設計中國的核彈, 並且也首次在中國成立核基地。1971年的首次核武試爆, 在西藏安多進行。西藏有3座核基地, 勞改營的囚犯被迫在核爆場進行危險工作。 西藏擁有世界上最重要的鈾儲量,最大鈾礦床位在西藏拉薩附近。 目前,西藏有9處鈾礦。 羅布泊核試爆衝擊東土耳其斯坦的維吾爾人, 還有西藏也受到嚴重的影響。」/ 國際西藏郵報駐台北記者黃凱莉中文編譯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1年開始發展核武器計劃後,
歐洲議會數名議員,拉斯洛·托克斯先生、克莉絲蒂娜.
這場意義非凡的會議,由安德.史旺(UNPO專案經理)
來自愛沙尼亞的歐洲議會議員克莉絲蒂娜.歐尤蘭德女士說,
恩維爾.托乎提博士在東土耳其斯坦烏魯木齊擔任癌病外科醫生;
托乎提博士:「過去,我是東土耳其斯坦的抗議活動領導人,
托提博士指出,東土耳其斯坦的核試驗已經影響到以百萬計的人民,
「現在的羅布泊是一個旅遊景點,中國說這裡並沒有任何問題,
布魯塞爾國際西藏運動辦公室的文森特先生解釋說,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